为了灭秦,项羽先征召了二十五万军队,要是不够,还有预备队。
随着项羽一声令下,大军浩浩荡荡出发。
皇帝离开彭城后,由丞相范增坐镇,处理楚国政事,为前线大军筹备粮草。
章邯也留在彭城,做“工尹”这个官职该做的工作。
虽然还是这个官职,这几年来深得项羽欢心,项羽将章邯的秩俸提升了两级,只是更高的官职中没有空缺,暂时难以再升官。
项羽出发后,章邯写好书信,让潜伏在彭城的自己人送回秦国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丁复的死讯传到齐国。
刘邦把该做的事情做足,选好地方作为丁复的灵堂,他亲自前往吊唁,在灵堂上为之哭泣流泪,慰问丁复的家人,并且对丁复爵位进行追封。
刘邦把表面功夫做得十足,他很会演戏,丁复家人对皇帝很是感激。
齐国的臣子们同样如此,都觉得刘邦是好皇帝。
刘邦对这种手段,早已炉火纯青,他唯一擅长之处,就是驭人,对于笼络人心,早已是得心应手,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,不会暴露出他最真实的一面。
吊唁完毕后,萧何叹息道:“陛下,要灭秦不易啊!先后有周勃、丁复两员大将阵亡,出征二十五万将士,不知还会折损多少人。”
刘邦道:“朕希望每个将军都好好的,但要除暴秦,牺牲在所难免。”
萧何道:“项羽已经出兵了,定会猛攻武关。暴秦军队被大量牵制,武关守军定然不会太多,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被项羽攻破。”
刘邦道:“只能催促李左车尽快攻入关中灭秦了,绝不能让项羽先入关中。”
要是被项羽坐收渔翁之利,被他抢先占据关中,就算暴秦被灭,对于三国来说,只能算作是胜利了一半。
这不仅是刘邦的看法,同样是赵歇、张良的意见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曹镇秘密返回韩国后,把从腾其口中打探出来的“绝密情报”,把在秦国的所见所闻,向张良详细报告。
张良听到报告后,夸赞了一下,说道:“这次做得很好。”
随即再叹息一声:“只可惜啊!未能得到火药、震天雷的秘密。”
那天晚上在白沙村,秦军用上了火药,果然厉害。
曹镇道:“秦国百姓都对秦军很有信心,卑职觉得,我们要灭秦,代价或许不会小。”
战事才刚刚开始,嬴子婴就给自己找后路。
张良仔细想想,没有了长城、关隘防线,灭秦成为可能,如若嬴子婴国君是懦弱之人,这属于正常。
在嬴政初期,韩国就对秦国卑躬屈膝,以求自保。
但是,按照以往嬴子婴的表现来看,不像是懦弱之人,难道真的是装出来的?
他又再详细想想,不排除这种可能性。
张良对于刘邦这个人的真实面目,是有所了解。
刘邦能做出赏识人才、重视人才的举动,能为得到人才而高兴,为失去人才而伤心。
然而,这都是表象,张良还觉察到了刘邦的更本质一面。
嬴子婴平常表现,跟本质一面不一样,那也不足为奇。
如果联军势如破竹,嬴子婴根本没有谈判的筹码,联军直接攻破咸阳,勿须跟暴秦谈判。
但如果嬴子婴有抵抗之力,最终秦国虽逃脱不了被灭国命运,先为自身攒够谈判筹码,为自身谋后路就正常了。
如果能谈妥投降条件,可让联军少遭受许多兵力损失,用这个换取嬴子婴性命,不失为很划算的选择。
张良对灭秦之心很执着,只要能灭秦,以保全嬴子婴性命作为条件,从理性来说是可以接受的。
但是,嬴子婴一定会跟三国谈判吗?
还真不一定,也有可能会跟楚国谈。
项羽憎恨暴秦,他张良本人,还有赵歇、李左车、张耳等人,何尝不憎恨暴秦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下辩县城城西,韩信指挥部。
这天,皇帝銮驾来到这里。
战事开始已两月有余,子婴前来这里,既是视察慰问,也要了解更多情况。
“拜见皇帝陛下!”
韩信出来接驾。
在韩信带领下,子婴进得韩信大帐,这大帐内有许多的地图,分别放在桌面上。
这些地图是原本韩信实地查探地形时,由画师所绘画,有些地图上还做了笔画标记之类。
在大帐中间,有个大沙盘,那是陇西南部地形的缩小版,沙盘上标记着每个校尉、都尉所在位置。还有敌军营地所在位置,敌军前锋所到范围。
近代、现代有沙盘推演,这个时候也用上沙盘了。
在其中一张桌面上,有个大本子。
子婴打开本子过目,里面是详细作战记录,这比韩信给自己的战报更为详细,哪怕是杀死敌人只有两三个的战斗,本子上都会有记录,记录着时间、地点、部队名称、杀敌人数、伤亡情况。
韩信把各方向都做得十分细致。
皇帝一边看着,韩信在相应解说着。
这种只杀敌数人的零散战斗,实在太多了。
根据综合汇总,两个多月来,累计杀敌两万三千余人,其中包括了在白沙村的作战。
秦军损失也不小,自身累计阵亡六千余人。
韩信又再说着下一阶段的作战布置。
在任命韩信为主将之前,王元、韩信就有战略方针。
现在韩信的作战布置,是把原本的战略方针更具体地实施。
目前,敌军前锋离下辩县城还有数十里,在这片地域该怎么打,韩信已经有了细化的布置。
他一边说着,一边用棍子指着沙盘上某位置,让皇帝有更直观的了解。
被皇帝赏识,让自身才能有施展的舞台,韩信的精神状态好得很,皇帝能来这里,听取他的作战部署,更是神采奕奕。
除了作战部署外,其它相关工作会同时进行。
比如人员撤退,等敌军前锋即将抵达下辩县城后,韩信的指挥部会东撤。
而下辩县县城的人会提前撤走,物资会提前运走,这属于战略撤退,跟放弃河套南撤是一个道理。
这次战略撤退不同点在于,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回来。
逐渐后撤迟滞敌人推进速度,逐渐消耗敌军兵力,让敌军锐气逐渐丧失,这是总体作战方针。
为了获得最终战役胜利,不得不如此做。
等到皇帝了解得差不多了,韩信道:“陛下,末将一定会在陇西打漂亮胜仗!”
子婴问道:“陇西这边还需打多久?何时才是从萧关出兵时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