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桃桃小说 > 历史小说 > 回到明末建工业 > 第398章 监生与出兵

第398章 监生与出兵(1/2)

    “皇上,皇上,大事不好了!”

    许三匆忙赶入皇宫,神色显得焦急,因为紫禁城外的情况有些喧嚣。

    陆舟此时正在与礼制官商议册封皇后的事宜,同时皇太子既然已入京师,那么东宫的事情也得安顿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新月的小儿子,杨家姐妹两诞下的子嗣,这些都得要敕封得当。

    皇家的事情安排好了,这才能算得上是个正经的朝政。

    否则在诸多大臣看来,就是朝局不稳。

    “皇上,不好了!”

    许三继续大喊。

    几名年长的礼制官商议正在兴头上,畅想着不久皇后登基大典昭告天下,定御四方的场面,却被许三打断,只得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“皇上,我等告退,待有时间,再入宫面谈”

    几位老臣俯首退下,走之前又继续对许三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当前的夏国军队所向披靡,圣君在位,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情,还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?

    把皇家的根基建立稳当,才最重要,如此辽阔的疆土,分封的体制完善不好,才会出真正的大问题!

    历史上的诸多朝代皆是如此。

    “也罢,尔等都且退下吧许三,你仔细汇报一下,可是紫禁城外出了事情?”

    良久过后,陆舟挥退几人,又见着许三衣着凌乱,这才开口询问。

    许三既然没有用电话传递消息,看来肯定是出现了无法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皇上,京师出现了小规模动荡,其中不乏有前朝遗留下来的功名学子

    对朝政颇为不满,闹事撒泼者甚多,还要以大义之名面圣”

    许三凑过来说道。

    陆舟听言,这才恍然,看来是前朝留下的诸多监生学子,按捺不住闹事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先前被遗忘的群体。

    再究其原因,竟是城里的歌舞一条街被扫荡

    “前朝遗留下来的监生,可是有多少人?”

    陆舟接着询问。

    监生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,最早起源于唐宋,到后代逐渐完善,明时开始在京师设立了正规的学府,有几分类似于后世的大学。

    明时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,则称国子监生员。

    明初由各省选送了行俱优的生员入监为监生,举人会试落第者亦可入监,由朝廷供养。

    只不过到了明末,名额略有变更,贡举学生的标准徒具虚名,除了一些年长而无学识的人入监学习,还有诸多富家子弟贿赂入京。

    学不学识的无所谓,主要是为了混个名声

    许三顿了顿声音,说道:“街上走动的数百人,皆身着青衫。

    要是再算上流散在京郊等地准备入京的,怕是有个三两千人”

    陆舟惊讶道:“两三千人?这京城的学子何时如此之多了?”

    “前朝的国子监规模大,远比河套大学人多。

    听百姓所言,在李自成未进京师前,还留有个六七千人,只不过是流散各方”

    陆舟这才想起,明时的国子监规模宏大,顶峰时期人数近万,哪怕是经过一系列动乱,依然还是有留在京师等候启用的学生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大夏帝国不按照常理出牌,让有些人落空了希望。

    “皇上,不仅如此,根据国安局的调查,京师内有人在搅浑水。

    江南的兵马有所异动,或许是受到江南士绅影响,这些书生才敢放肆”

    许三又列出许多暗中探查而来的情报,京城内看似安稳,但依旧有一些人挑拨离间。

    “小事罢了,京师的光景日新月异,百姓已逼近二十万数,人人安居乐业。

    这些人闹事,也得问问寻常百姓答不答应。”

    陆舟想了一会,又冷笑着说道:“还是注意江南的兵马要紧。

    京城里边有所动乱,怕真是跟南明脱不开关系”

    许三得了皇令,却是要求先暗中观察,一两千的监生成不了气候,毕竟前朝士绅出生的大臣都被清洗了个干净。

    要说稍微能放在眼中的,应该还是江南的南明军队,根据奏报上来看,江南是实打实的有近百万兵马。

    此时,在城北区域,数名从勾栏里出来的青年监生呼朋唤友。

    人数很快就从原来的几人变成了几十人。

    待再到大夏门的时候,人数却就已经过了千人,而人数也不能再多了。

    一千多人里还是看热闹的居多,义愤填膺的还是在少数。

    北京城近来安稳繁华,再加上开国大典时的雄壮景象,几乎找不到仇视大夏朝廷的百姓。

    只有这些自认为饱读诗书的人,自觉是与寻常百姓不同,心中对朝廷的诸多怪异制度,当然心怀不满。

    “马兄,天下混乱,新的朝廷四处作乱,滥用士绅土地,民不聊生!

    我等同窗皆汇聚在此,定要让世人看清夏皇的真面目!”

    众人围着前方一人呐喊。

    而这位名为马兄的青年,则是这群监生士子的头领,本名马尚锋。

    马尚锋是在崇祯十年的举人会试落第,进而入京举业。

    本来按照才学功名来讲,马尚锋的学识不足以作为各监生学子的领袖。

    可经过北京城的一系列动荡,京城内留下的正经学子没有多少,甚至有能耐的都回各乡造反去了。

    还能留在北京城内的学生,大多都是家底丰厚,来自各省的大户人家。

    可现在大夏占据的土地上,正在帮助底层百姓分田翻身种地,各地士绅的地位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滞留在北京城内的这些国子监学子进退两难,就成了潜在的造反群体。

    “夏皇的本质残忍,是需让百姓皆知!

    只可惜,这世人愚昧”

    马尚锋目光灼灼,脚下走了两步,又回首说道:“寻常百姓不识大雅,可我等不同,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!

    这天下的礼制,还需我等有识之士维护!”

    “马兄说得对,这礼制还需我等维护。

    这花柳巷的姑娘,呸,这天下之未来,何时不是肩负在我等身上”

    一群人越说越勇,撸起袖子就要往内城涌去。

    “且慢!”

    马尚锋却立即伸手阻止,又是说道:“新皇残暴,靠近皇宫怕是有杀身之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