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桃桃小说 > 历史小说 > 筑宋 > 第99章 果因倒置

第99章 果因倒置(2/2)

过也就这样了,如今的张叔夜也不想一直升啊升的,一年一个地方,每个地方都不能安心,何苦呢?

    而且两个儿子都有前途了,张叔夜很快就帮张伯奋拿到一个朐山县尉的实缺。至于张仲熊,似乎还要锤炼一下,那就挂上靖海忠义社的指挥使吧。

    这个职务,哪怕是民间组织,也不能让朝廷沾边上。陈箍桶的身份嫌疑很大,不便摆放在台面上使用。事实上,张伯奋、张仲熊哥俩,依然干着自己军法、军需的差事。

    海寇张驼山等人,全数被发送郁洲岛整训,然后就要随军南下征讨占婆盗。整编的事情进行得很急促,大约又补充了一些青壮,朐山水师第二都营算是成立了。

    李寅带来的情报实在吓人,所以陈颙又有事要忙活了。但是这次,他却不便再去占城亲力亲为。占城之事,就交给李俊主导好了。

    这次派出的,除了李俊自己一个都营,还有朐山水师的两个都营相从,合计两千人马。因为路程实在太远,陈颙几乎把身边能派出的人手全都派了过去。

    然后陈颙又接到安宁的来信,对于李寅的消息,安宁也是猛然警醒。

    明年!明年就是史书上著名的“宣和大暴动”了,山东、河北盗贼蜂拥,那是真正十万、几十万的大股盗贼。比起那些盗贼规模,如今青州那边几万人,就不算什么。

    此外,金国南侵的理由和逻辑是什么?其一是旱灾饿的,北方游牧遇到天灾就要南下打劫中原,这是惯例。其二却是一个莫名其妙地摇摆在宋金之间的辽国降将张觉。

    金、宋结“海上之盟”灭辽。然而去年大宋北伐,攻燕京云惨败。今年就想着花钱请金国出兵,大宋再花钱买下燕云之地。

    但是金主只同意还燕京、涿、易、檀、顺、景、蓟之地归宋,云州等地却不在协约范围。平州虽然在长城之南,但它自辽国时就另编一军,所以金国也没有归还平州。

    此前辽国守将张觉以平州降完颜宗翰,封临海军节度使,平州知州。

    然而张觉却心怀异志,羡慕好友郭药师在大宋的高官厚禄。的确值得羡慕,哪怕北伐失败,郭药师还是被赵佶重重封赏:进安远军承宣使,加检校少保,同知燕山府。

    张觉认为自己的资历、地位、军功、兵力都远在他郭药师之上,所以还是大宋的日子更好过。于是他就杀金国官吏降宋,赵佶居然真的背弃宋金合约接纳了?

    然而却又不做备战,任凭张觉被金人剿杀。后来张觉先胜后败,孤身遁入燕京城。完颜宗望以纳叛的事实指责北宋宣抚司,向他们索要张觉。

    大宋燕京宣抚使王安中无奈,杀了一个相貌类似张觉的人代替他的人头想要糊弄。

    在当时的大宋,外交人员就是外交,讲究的就是面子工程。但是金国还未开化,所以人家就很认真,非要较真说人头不是张觉。王安中不得已,只好包了张觉的头颅送给金人。

    这件事,直接导致金人愤怒大宋背信弃义。而且非常轻视大宋,以为大宋毫无战力,金国“可一日而至汴京。”终于以张觉事变为由攻宋,制造了“靖康之难”。

    此事的另外一个麻烦就是已经降宋的郭药师再起反复。“金人欲觉即与,若求药师,亦将与之乎?!”郭药师自此降了金国,他在南下攻宋时,甚是卖力。

    在这整件事中,大宋庆远军节度使、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王安中是个不错的词人,但却不是个合格的朝廷重臣。郭药师是个枭雄,也绝对不是个忠臣。

    但是,他们都是因为张觉的野望,才被挑逗出自己的内心龌龊。人心是经不起挑逗的,小师叔的话一直都很在理。所以安宁觉得,若把挑逗人心的张觉提前下架,又会如何?

    只要有王安中那样的人存在,没有张觉还有王觉。金国依然会攻宋,郭药师还会投降金国,大宋终归还要残破。因为大宋的问题,却是它的里子烂了,怨不得别人。

    但是安宁却是信仰“果因论”的。知道结果,再去调整开始,历史未必还要再走老路。起码说,没有张觉的折腾,金人攻宋就会拖延一段时间,郭药师也不至于那样卖力地攻宋。

    关键是,自己需要时间。此前的三两年,一件件事情赶着、压着,安宁根本没有办法在军备上做系统改良。但是现在却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。

    所以,安宁的信中,除了预先筹划救灾,派水师去占城抢粮食。此外还有一件事,正在大慈禅寺清修的花和尚鲁达,能亲去北地的平州走一趟吗?

    陈颙想了想,最后把鲁达关托给了阮小五和李寅。具体怎么筹谋、怎么落实、怎么接应,都让他们配合鲁达去行事。无论如何,花和尚的安全第一。